首页-海豚之星娱乐-海豚之星平台【海豚之星注册登录】-暴跌 66%“中国最牛超市”倒下了(主管:QQ66306964 主管:skype live:.cid.6c7b79dae5ec9830)百威最近,家乐福的日子堪称大写的 难过 :在广州因拖欠租金被勒令撤场,在上海关停首家会员店,而近一年时间家乐福已关店多达 91
这个源自法国的老牌零售业巨头,曾在中国遍地开花,被外界誉为 中国最牛超市 。如今,家乐福的处境正如其法语含义一样,站到了命运的 十字路口 。未来,家乐福又该何去何从呢?
出现在家乐福广州百信广场店多个入口处的醒目公告,暴露了家乐福的艰难处境。
公告内容显示: 广州家广超市有限公司(即家乐福)拖欠我司租金以及其他费用,严重违反合同约定。现我司已解除与家乐福之间的租赁关系,并且要求家乐福立即搬离场地。
原来,家乐福广州百信广场店因拖欠商场租金及其他费用,即将被商场运营方广州百信商业有限公司 扫地出门 了!
目前,家乐福百信广场店仍在正常经营,但生鲜区和冷藏品区有少量货柜出现商品空缺,而不少冷藏柜中放置了大量卫生纸、食用油等本来只需要常温保存的商品。
伴随舆论持续发酵,家乐福方面回应称: 家乐福百信广场店确实存在拖欠商场租金的情况,但是目前正在积极协调沟通中,租金正在逐步偿还,家乐福完全没有关闭百信广场店的打算,其与商场签订的排他性租约在 2032 年才到期。
其实,在本次被勒令撤场消息传出前,家乐福百信广场店的经营面积已经由两层缩减至一层,直接砍掉了一半。
进入 2023 年,家乐福在广州现存门店仅剩 3 家,包括百信广场店、员村店、康王店。然而,今年3月底,康王店在合约未到期、未与业主沟通的情况下突然宣布撤场,如今已经正式闭店。
当下,员村店的情况与百信广场店类似:生鲜区和冷藏品区的货架上出现明显空缺,部分商品和货架标注不匹配,并且也在冷藏柜中放置了大量卷纸。
而康王店的仓皇收尾,难免让外界产生联想,担忧起百信广场店和员村店的未来。
实际上,家乐福拖欠租金的问题不只出现在广州地区,今年 5月以来,北京、昆明等地多个家乐福门店相继曝出因拖欠租金被业主方勒令撤场的消息。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家乐福大卖场遭遇现实暴击的同时,家乐福会员店也陷入风雨飘摇之中。
五一 前夕,家乐福上海成山路会员店宣布:因业务调整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停止营业,持有 CC 会员卡的消费者,可以在上海其他家乐福会员店首页-海豚之星娱乐-海豚之星平台【海豚之星注册登录】-、家乐福门店及线上家乐福小程序继续享受会员权益,持有该店购物卡的消费者,后续可以在上海其他家乐福会员店和家乐福门店正常消费。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成山路会员店是家乐福在中国的首家会员店,于2021年 10月开业,运营至今尚不足两年时间,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据悉,会员店业务是家乐福中国于 2021 年新推出的项目,时任家乐福中国 CEO 田睿表示,未来家乐福会员店将逐渐拓展全国布局,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更多新一线 家付费会员制的会员店, 以上海市场为例,3 年后,开车 15 分钟一定有一家家乐福会员店。
面世初期,家乐福会员店堪称稳扎稳打。继成山路店开业后,同年 12 月底,家乐福在上海青浦区开设了第二家门店;2022 年 9 月初,家乐福上海嘉定区开设第三家会员店,9 月底,第四家家乐福会员店选址中山公园附近,并开业经营。
作为家乐福在国内的首家会员店,上海成山路店在开业初期曾经人流如织,并因此受到竞争对手的 攻击 。开业当天深夜,家乐福官博就发文称,收到大量品牌供应商表示不再合作的意愿,起因是其直接竞争对手给品牌供应商下达了 二选一 的指令。
彼时,上海成山路店内部分货品被供应商临时雇人现场扫货买断,导致家乐福会员消费者无法购买所需商品。与此同时,家乐福中国的供应链危机开始显现。今年年初,家乐福大卖场甚至出现商品短缺、货架空置的现象。
重压之下,家乐福会员店的处境日益艰难。今年 4 月,位于上海中山公园附近的家乐福会员店关停; 五一 前夕,上海成山路会员店也迎来了闭店结局。目前,家乐福会员店仅剩上海南翔店、青浦公园店两家。
从当前现实出发,家乐福要在 未来 3年内拓展 100家会员店 的计划似乎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而现存家乐福会员店的未来,也因一系列变故逐渐扑朔迷离起来。
家乐福是最早进入中国内地的外资零售商之一,也是中国零售商超行业的 元老级 存在。
据悉,家乐福集团(Carrefour)是一个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由付立叶和德福雷家族于 1959年在法国布洛涅 -比扬古创立。家乐福的法语名称 Carrefour,意为 十字路口 。
1995 年,家乐福率先登陆中国,在北京开出第一家门店,凭借自创的 大卖场 模式以及琳琅满目的商品,成功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前往购物体验。
彼时,中国最大的国资系零售企业联华超市尚在初创阶段,民营超市物美刚刚创立第一家卖场,沃尔玛尚未在中国开店。抢占先机的家乐福,在市场上混的风生水起,相当于 躺着赚钱 。
自首店开业后,家乐福就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短短数年间,家乐福先后落地中国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至2010年,家乐福达到了巅峰时期,在中国开出 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 24家便利店,覆盖全国 22个省份以及 51个大中型城市,被外界誉为 中国最牛超市 。
然而,家乐福的零售神话并没能维持太久。一方面,大润发、永辉超市等本土零售品牌逐渐崛起,家乐福早年积累的优势逐渐丧失;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开始兴起,并以星火燎原之势蔓延开来,挤占了传统大卖场的生存空间。
双重夹击之下,家乐福很快呈现颓势。2012年后,家乐福中国的业绩和利润双双进入下滑通道。2016 年,家乐福的单店业绩从 2009 年的 2.35 亿元下滑至 1.58 亿元,这还是在合并计算整个大中华区后的结果,同年大润发、沃尔玛的单店业绩分别为 2.54 亿元、1.75 亿元。
家乐福官网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12 年至 2017 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额从 55.83 亿欧元下降至 46.19 亿欧元,减少 9.64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75.44 亿元),降幅超过 17%。
连年亏损的家乐福中国,在 2019年 卖身 苏宁易购。当年 6月,苏宁易购宣布以 百威48亿元的价格收购家乐福中国 80%的股份,成为最大股东,并承担其债务。苏宁易购对这起收购给出的解释是:旨在补齐大快消品类的供应链,发展到家业务。
苏宁易购入主后,对家乐福中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020 年,家乐福中国实现了近 8 年来的首次税前盈利,但这次短暂辉煌犹如 昙花一现 ,很快便归于沉寂。
积重难返的家乐福中国,至今尚未摆脱亏损困境。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至 2022年,家乐福中国的净亏损分别为 3.04亿元、7.95亿元、33.37亿元、28.32亿元,四年间累计亏损 72.68亿元。
进入 2023 年,家乐福中国继续挣扎在亏损泥潭里。今年一季度,家乐福中国的营业收入同比暴跌66%,比 腰斩 更惨,也让母公司苏宁易购的日子雪上加霜。
回顾收购家乐福中国的 2019 年前后,正是苏宁易购意气风发时,当时其投资触角不断外延。
例如,苏宁易购曾先后豪掷 22 亿元收购 PPTV、42 亿元收购天天快递、40 亿元投资中国联通、95 亿元入股万达商业、98 亿元合资恒宁商业、34 亿元投资华泰证券、27 亿元收购万达百货、30 亿元与银泰合资等。
据财报数据显示,2015年至 2019年,苏宁易购的总投资额合计为 716亿元。超 700亿的对外投资,既提高了苏宁易购的市场影响力,也在资金流动性方面埋下了一颗巨雷。
2020 年底,苏宁易购陷入了沉重的流动性与债务危机。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苏宁易购的投资缺少主线和逻辑,与被投方也多止于财务关系,缺少协同。
结果直接体现在财报上,自 2020 年起,苏宁易购由盈转亏。2020年至 2022年,苏宁易购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2523亿元、1389亿元、713.7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 42.75亿元、432.6亿元、162.2亿元,过去三年累计亏损高达 637.55亿元。
截至 2022年底,苏宁易购的负债总额高达 1248亿元,苏宁易购这座高楼似乎岌岌可危。而曾经频繁现身各大富豪榜的张近东,如今已经沦为 负翁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母公司苏宁易购自顾不暇,家乐福中国的日子可想而知。 春节 过后,全国各地家乐福超市被曝出现商品短缺、购物卡消费受限制等情况。一时间舆论哗然, 家乐福要倒闭 的传闻甚嚣尘上。
虽然家乐福中国进行了紧急澄清,但此后不断传出坏消息,关闭门店似乎成为常态。2022 年,家乐福关闭了 58 家门店。今年 1 到 3 月,家乐福再关闭 33 家门店。短短一年多,家乐福中国关闭门店多达91家。如今,家乐福的关店风波已经从大卖场蔓延至会员店。
当下的家乐福,其真实处境正如其法语含义一样,站到了命运的 十字路口 。未来,家乐福又该何去何从呢?百威